飞行是旅行生态足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泰航空推出一项新计划,旨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机上食物浪费。国泰航空集团旗下的机上餐饮部门国泰餐食推出了一套重新设计的餐具清洗和食物垃圾分类系统,并表示此举是香港国泰航空的标志,并有望成为其他大型航空公司效仿的典范。
食物浪费泛滥:全球性问题
国泰航空设计了一套创新系统,将机上餐饮服务中的食物垃圾转化为能源。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范围内,食物浪费占碳排放量的8%至10%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报告称,约34%的客舱垃圾来自未食用的食品和饮料。一项估计显示,航班上未食用的食品和饮料每年的价值约为40亿美元。这是一个亟待创新的系统——大型航空公司也该采取行动了。
国泰餐饮的新系统集成了专用传送带和压缩机,将入境的厨余垃圾与航班上的普通垃圾分开。这些垃圾随后被运送到附近的大屿山有机资源回收中心(O·PARK),在那里进行厌氧消化,将有机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据国泰餐饮的公告,新系统安装后,厨余回收能力提升了200%。O·PARK设施本身每天可处理多达500吨厨余垃圾,产生的剩余电力足以为香港约8000户家庭每年供电。
除了垃圾分类之外,此次改造还节省了水电费并提升了运营效率。国泰餐饮报告称,通过将剥离(设备分类)与清洗分离,并确保洗衣机仅在满载时运行,该系统与之前的设置相比,可节省高达70%的用电量和近60%的用水量。多功能洗衣机还可以同时清洗不同类型的设备,从而将机器利用率提高20%以上。
其他航空公司会效仿吗?
历史上,飞机餐并不以环保著称。
国泰航空是唯一一家整合了专门系统来应对食物浪费的航空公司。不过,其他航空公司至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小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这些措施更多地是为了盈利。在长途航班以及商务舱和头等舱旅客中,预订选项越来越普遍,这让厨房可以提前了解餐食的实际情况。大多数航空公司的餐饮设施都配备了计算机视觉系统,用于追踪飞行后的浪费情况,为菜单规划提供参考。其他航空公司也在提高厨房自身的效率,主要是通过将残羹剩饭用于堆肥或厌氧消化,并通过更好的物流管理来减少过度生产。
一些航空公司也设定了可衡量的目标。全日空航空公司的目标是到2051年将其食品处理率从2024年的4.3%降至2.3%(目前仍有足够的空间),而一些欧洲和中东的航空公司已开始与机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合作,将有机垃圾从垃圾填埋场转移出去。尽管取得了进展,但监管和生物安全规则仍然要求销毁国际航班垃圾,限制了重新分配或捐赠活动。由于乘客数量的差异和运营中断,预测仍然很复杂,包装标准进一步限制了再利用的潜力。然而,减少食物浪费可以带来明显的好处——降低成本、减少排放、增强航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资质——这表明餐饮创新现在对环境进步的重要性不亚于燃油效率或碳补偿。
对于整个航空业而言,国泰航空的举措表明,餐饮运营确实可以改善,而且航空公司进行此类投资会受到欢迎。国泰航空餐饮服务于50多家航空公司,每天生产数万份餐食,其进港餐食垃圾回收和资源优化模式或许可以成为其他大型航空公司和餐饮供应商的样板。





